第205章 我没啥“远大志向”_华娱2000
笔趣阁 > 华娱2000 > 第205章 我没啥“远大志向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5章 我没啥“远大志向”

  第205章我没啥“远大志向”

  “汪汪、汪汪!”

  “诶,回来了回来了,别往身上窜了。”

  揉了揉热乎乎、软绵绵的狗脑袋,江流果断将见了他兴奋不已的大黄推开。

  “咦,哥,你还真回来了。”

  “这叫什么话?有人传我假消息怎么滴?”

  他去了戛纳,李荭出差在台湾,喂养家里大黄、几只画眉的任务便交给了赵文红。

  “我以为公司内和我开玩笑呢,幸好你回来了,不然颜良哥,杜海滨导演要说我撒谎了。”

  赵文红说完,颜良、杜海滨走出二层楼到了院子里。

  两人脸色黝黑,看起来风尘仆仆,就差蓬头垢面了。

  颜良笑道:“宅子挺好的,藏于闹市,宁静致远。”

  杜海滨:“江总,我和颜良又来麻烦你了,《清凉古道》要拍第二季,我们把拍摄方案提交到壹心投资委员会后被否决了。”

  江流不清楚此事,不过认可投资委员会的做法。

  “壹心投资委员会挑项目优先从公司利益出发,一定会否决的。”

  “但我看了《清凉古道》,伱们拍的不错,我私人出钱让你们继续拍。”

  江流拍了拍颜良的肩膀,微笑道:“咱们不比当年了,花一两百万元拍部纪录片用不着低声下去求神拜佛。”

  “你还是多思量吧,有些事莫强求!”

  江流瞅了瞅颜良的眼睛,将信将疑道:“你信佛了?”

  人的气质会随着年龄、生活阅历的增长有所变化。

  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透过一个人的眼睛能看清一个人的心灵是纯净,还是充满欲望。

  颜良的眼睛看起来无比干净。

  与江流记忆中的老同学完全不同,颜良的性子其实很急。

  他们两人2000年刚来首都那会,江流带着颜良倒卖演唱会门票赚了一笔小钱。

  颜良才有了一点钱,便急了把火的去中关村买了心念已久的摄相机。

  摄像机刚一到手,他又拉着江流在除夕之日,连夜奔赴雍州去拍了纪录片《铁路沿线》。

  之后又不管不顾的离开《上错花轿嫁对郎》剧组带着纪录片去国外参赛,从此与江流在事业上分道扬镳。

  颜良的性格很急。

  但这次见面,他整个人却无比沉稳,连壹心断了他纪录片的拍摄资金,他也不显一点慌张,而是先行评价了江流的宅子。

  颜良笑着摇头:“算不上信佛,可能是跟拍一群大师久了,有所感悟吧。”

  江流不置可否的颔首道:“我放行李,待会一起吃顿便饭,拍摄资金不用担心,把账户给我就成。”

  “哥,我不吃了,有事去。”赵文红一口拒绝。

  “你能有啥事?饭也不吃?”

  “有事就有事呗。”赵文红微微低头,不好意思道。

  “文红,你去吧,好好对人家。”颜良先江流出声笑说道。

  赵文红被颜良道破小秘密,撒丫子跑了,江流挠头:“这是谈对象了啊,你不跟去掌掌眼?”

  “一晃4多年,他都21岁了,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了。”

  颜良一脸欣慰的看着赵文红的身影消失后,转身真挚的对江流道:“幸亏有你,我当年做事太冲动,一意孤行把他们四个人带来更难立足的首都,差点害了他们。”

  “糙,甭说屁话了。”

  放好行李,江流和颜良、杜海滨在江宅周边找了一家小饭馆吃了午饭。

  席上,他听颜良两人讲了不少关于《清凉古道》未记录的事迹。

  比如一位信佛多年的妇人偶遇僧团乞食的大师们,多次请求大师们收下100块钱香火钱未果,坐在泥泞道上嚎啕大哭。

  类似种种事迹有很多,江流听了确实觉得有被净化心灵。

  但他贪色、贪利的心智同样坚不可摧。

  毕竟被狠狠打磨了几十年,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。

  颜良、杜海滨走了,继续跟拍僧团乞食,下决心要拍出一部轰动世人的纪录片。

  不过江流看颜良的态度不似最初那么坚决了,他如今看起来有从旁观者变成僧团一员的倾向。

  “听说从法国回来了?”

  “嗯,刚从家附近的馆子吃完饭出来。”

  “戛纳宣传到位了,干的漂亮,把晚上的饭局推了,留给我。”

  “成,我也没啥饭局。”

  挂了韩叁平的电话,江流去了一趟小杨家胡同,孙艺珍不在家,江流孤身去了南城工地。

  年前来时南城工地杂草丛生,断壁残垣。

  年后再来,南城工地已经建起围墙,黄沙、碎石等建筑材料堆成了一座座小山。

  “这里日后便是我的地盘了。”

  车顶上,江流极目远眺,正心潮澎湃着,手机又响。

  “你人在哪?现在就过来吧,于处也想找你了解点事。”

  “我在大兴呢,您和于处在哪?”

  “我想了,还是去你家好,安静,你直接回家吧,我让人去酒店烧几个菜送过去。”

  “成。”

  手机揣进兜里,江流嘟囔着“身不由己”一跃下车。

  风驰电掣赶到家,于处、韩叁平已经到了,江流按大门密码的同时,好奇问:“两位领导,啥事啊,这么急?”

  “没特别的事,主要想听你聊聊戛纳电影节。”于处打机锋道。

  “电影节有啥好聊的,全球大小媒体去了2000多家,电影人、游客加起来去了20多万人呗,差不多是戛纳小镇人口的三倍。”

  “为当地创造经济价值几十亿元吧,具体多少要看法国当地的新闻报道。”

  韩叁平替于处喊出了声:“这还没什么好聊的?”

  “人家做了几十年了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电影产业链,咱们再眼红也没办法。”江流让开身体,给两人先进。

  上了休闲间,沏好茶,江流才弄明白两人的来意。

  57届戛纳电影节,不算港片《2046》的话,国产电影全军覆没。

  全军覆没不是指没有影片获奖,而是没有一部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。

  戛纳的主竞赛单元电影名单一出,国内媒体一下子闹翻天了,把总局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  这年头的媒体,尤其是还没有监管的网络媒体那是真敢指名道姓骂人,所以才有于处找江流了解戛纳的情况。

  局里也已决定将当初被禁的《十七岁单车》解禁上映。

  并首次让贾章柯的剧本《世界》通过审核。

  此态度意味着不意味着什么。

  江流心里有数,丝毫不搭腔。

  “华夏也有魔都国际电影节,而且为了紧跟国际电影节步伐,2001年特意将2年一届的举办时间改成了一年一届,但效果还是不好,你觉得问题出在哪?”

  于处蹙眉问道。

  江流极其认真的敷衍道:“不知道,我也没报名参加过。”

  “媒体都在谴责审核问题,分级怎么分,有多大风险,分完了谁敢保证有用,监管能面面俱到?大山里、农村里的露天放映会不会信马由缰?”

  江流小小的插了一句嘴:“其它不说,分级多少还是有用的。”

  “举个简单例子,电影市场好比蓄水池,电影题材好比水龙头,一个水池原本有10个水龙头放水,因为各种原因关了八个,只留两个水龙头,蓄水池中的水上涨速度自然很慢。”

  “我听有领导说,国内导演能力不够才会怪这个怪那个,能力够,戴着镣铐也能跳舞,还能跳好。”

  “他其实没明白一个道理,全世界称得上天才导演的只有寥寥几位,我们大部分导演只是普通导演。”

  “当然了,我个人完全同意局里和于处的所有决定,您和韩总了解我,我没啥大志向,观众只要爱看娱乐大众电影我就拍,观众不喜欢了,我也就退休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